close

DSCF8236.JPG

 

 

青春的茫然與抉擇

 

高中自學後,思緒也變得不同了。

我們家搬到海邊,與海依偎的日子變得很簡單,很樸實,

我在這安逸溫柔的時間裡,偶爾還是會想起自學前的自己。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受,在日子的縫隙中想起某些遺憾,

某些錯過的,以及所有細碎的來不及。

國中時我努力想要融入環境,獲得同儕的認同,

可是越努力反而越像刻意,我也變得不認識自己了。

自學的原因也是如此,並不是因為不相信體制,

而是體制讓我迷失自己,

所以必須把真實的「她」找回來才行。這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我是幸運的,能夠打破以往對於學習的框架及人際的障礙,

重新看見世界上那些值得我努力的可愛事物與人們。

從對自己感到陌生開始,我花三年沈澱,

而這些日子中做得最多的,是看遍每個人生活的姿態。

我常錯開上下班時間搭捷運,

看見以往只有請假才能看見的風景---人。

某些大學生推著行李奔走;

來自各地的觀光客拍下不同面貌的台灣,研究這片土地的脈絡;

為街頭清掃落葉的阿伯奮力揮動掃柄;

提著公事包看起來正經八百的上班族。

你知道嗎,看了這麼多人以後,

我忽然能夠跳脫自己的框架重新理解生命的意義了,

以前認為會考及學測是眼前的大目標,

但把時間線拉長來看,這些考試在生命裡佔的份量真的很渺小,

小到容易遺忘,它只是成長的過程而已。

有了這份體悟後,我詢問自己要不要讀大學,

結果心裡很快出現答案,明確得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選擇高中或高職的問題曾經困擾我,

但誰能想到,我現在卻將讀大學的事暫緩。

如果還沒有想專精某一領域的決心,

如果還需要幾年的放空抑或充實,那就遵從內心的聲音吧!

我終究不想為學歷讀書,更不想害怕沒有學歷未來找不到工作,

社會上有多少人順著體制長大,有多少人獲得學歷與工作,

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走上自己喜歡的路呢?

在科系間數次徘徊後,

漸漸明白「大學不是必然,而是一種選擇。」

如果某天想讀大學了,那一定是非常渴望大學資源的時候。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看似貶義,但精神十足。

了解自己真正所求,並窮盡己力去努力,

無論結果成功與否都值得敬佩。

喜歡就像一股正面能量,

會吸引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事物,進而推向夢想之處。

相反的,也要了解自己所有不喜歡。

人永遠有說不的權力,就像孩子總是會清楚表達喜怒哀樂,

我們能向他人(或自己)表達肯定及否定,

坦誠面對喜好後,就會發現許多煩惱都隨之消逝了。

 

重新定義學習

 

跳脫讀大學的信念來自於「選課不選校」。

高一時和女中合作,選擇幾堂喜歡的課程(表達力、日文、國文);

高三則在因緣際會下到高中上哲學課。

我在意的不是學校是否有名,是否能有亮眼的學歷,

而是裡頭有沒有開設我想學習的課程,這才是我在乎的。

不成為任何學校的學生,就能融入任何學習環境,

我與學校之間保持一段距離,唯有想學習的時候,才會登門求師。

人可能就是這麼奇怪吧,

失去了以後才懂珍惜,離開體制後才懂學習。

自學讓我省思:什麼是學習的本質?

寫作恩師袁老師曾經說:「先有學生,才會有老師。」

學習到了最後,只剩下對世界好奇的而已。

赤子之心,就是學習的目的所在。

 

一週只進學校一次,而且只上喜歡的課,

可我卻明顯感受到自己對於課程的吸收力跟整天待在學校完全不一樣。

兩小時左右的課究竟可以學到多少?

以前我認為,只要完成作業得到不錯的分數,

就可以對這門課及自己有個交代。

但當眼前只有唯一一門課時,

就會燃起無論如何都想學習的慾望與飢渴。

能夠這麼任性,

是因為我能在其餘六天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學習精神,

靠自學力獲取知識,而不是老師逐一教導。

以每週三的哲學課為例,我會花星期四、五完成作業,

接下來三天自主學習課程的延伸,到了星期二整理一週所學,

然後放空,為隔天的課保留一些時間及空間。

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那三天的延伸學習。

我會找相關書籍、電影和課程內容結合,

思考後寫下一些觀察、一些點子,

把哲學家的理念消化後拆解成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覺得這才是學哲學的意義。

 

週三,老師會收到一份她出的作業,以及一篇我的思考文章。

交作業的目的已經不是為了成績,

我並不希望老師用更淵博的知識批改,或用分數定義作業的價值,

我交作業只是單純想要分享而已。

除了哲學比較制式的部分外,

每個人的想法本來就不該被是非對錯束縛住,

老師不再只是批改者,而是成為學生的傾聽者。

作業的本質在於體現想法,有時候老師出的作業我不想做,

取而代之的是我會交出更多自己設計的作業,

甚至比原來的作業量還多。

所以呀,交作業是一個互相分享的過程,

我和老師享受知識交流,不為別的,僅僅沈浸在學習的快樂中。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是說變就變,一開始也有摸索期。

高一和女中合作的原因是想要銜接體制內外,

讓我慢慢適應自學,可以有間學校,有一份歸屬感。

我有自己的班級與座號,置物櫃和課桌基本上用不到,

所以常常窩在導師辦公室的角落裡。

正因為待久了辦公室,慢慢對於老師就有不一樣的認識。

 

從前,老師是那樣的遙遠,總是說著難懂的外星語,

希望我變成好學生的模樣,可他們越是希望把我塑造得理想一點,

我體內的叛逆因子就越想反抗,認為聽話就輸了。

但現在不是體制生後,反而突然間明白老師這個身份,

以旁觀者的角度看清師生關係。

我發現老師們會湊在一起講學生八卦,他們會集體團購網路美食,

喜歡問中午吃甚麼,在空堂備課改作業,或趴著補眠。

老師只不過是長大的學生,

他們會向其他同事開心聊著什麼,也有碰壁的時候,如同學生。

所以我們的叛逆會讓老師受傷,而老師的權威也會造成我們反彈,

問題來自於區分了「老師」與「學生」,

認為老師應該是大人,而小孩只能是學生。

就我看來,一個人可以同時是老師與學生,

長者可以向孩子學習使用電腦,而孩子可以向長者學習下棋,

只要能夠學習,彼此都是彼此的老師。

 

不要把老師想得崇高,也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允許每個人可以擁有大人的風範,也允許每個人想成為孩子的時候,

這不單是老師與學生之間,家人之間也是如此。

我家爸爸就像個孩子,總是需要別人提醒及催促;

媽媽像長者,擁有很深的智慧;

五歲的弟弟像十八歲,已經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並擁有強大的創造力;

我呢,是體會家庭主婦的生活,會打理自己以及擁有許多空閑時間。

在我們家裡,沒有誰非做大人或小孩不可,

甚至也沒有明確的性別之分,

性別指的是女生可以展現出陽剛,果斷做決策或打蟑螂,

而男生也能夠有陰柔的部分,例如喜歡乾淨與害怕某些事物。

我家允許每個人做最真實的自己,所以能夠給予彼此從容,

學校也該是這樣的地方,師生間不再對立。

 

我想起國文課的程老師,有一次上到精彩的部分時還歡呼起來,

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上課的氣氛可以這麼激昂,

何況上課的對象是老子。

揣摩老子思想的過程中,

我們既不是老師也不像學生,只是兩個想要再多了解一點的小女孩。

不要拘限教導者和受教者的形式,

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很深的見解,那我就是學生;

如果我有幸能夠教你,那就盡力當個老師;

若我們都不懂,就拿出態度一起共學。

學習難道不是這麼簡單的事嗎?

 

單獨而不孤獨

 

關於人際,在自學後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沒有閨蜜,朋友不多,

一年中和朋友出門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

如果用現代的說法應該是邊緣人吧,

可是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邊緣,反而覺得與人群保持距離是舒適的。

 

尤其是住在海邊,和大自然相處頻繁,

很少會想起市區中雜亂的人事了。

以前認為要和朋友膩在一起才叫友情,

現在我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多數人們覺得一個人很孤單,

但其實孤不孤單不是取決於身旁有多少人,

而是你能否跟心裡的自己相處,

能否耐得住性子,聽見內心真實的聲音。

若因為孤單而找上另一個孤單的人,想用對方來填補心裡的缺,

那只會是一段很辛苦的友情或愛情,

因為感情從來都不是誰填補誰,

而是兩個完整的個體激發出無限的創造力。

所以還沒完整前,我和所有朋友保持著適當距離,包括戀愛。

記得某天月圓的夜晚,我看著它獨自高掛夜空,

卻自帶微光,照亮它想照亮的。

我有感而發下定決心:「在還沒愛夠自己前,不碰戀愛!」

沒有人禁止,這是我對自己的承諾。

 

習慣一個人後,就會發現一個人有多麽的好。

我喜歡看北美館展覽,喜歡在晚上去兩廳院聽古典,

喜歡漫無目的的走在街道上,喜歡用眼睛看這個世界,

一個人的話就可以做到這些喜歡。

請丟掉社會上賦予單身的負面詞彙,

真正的魯蛇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人,

總得先喜歡自己,才有能力去喜歡另個人。

自學三年中,我花很多時間照顧自己及家人間的關係,

每天表達愛與感謝,創造微小而美好的快樂。

寫作也是我獨處的力量之一,

文字很神奇,寫著寫著就會在字裡行間獲得療癒。

至於現在依然待在身旁的朋友,都是值得珍惜的緣分,

雖然久久聯繫,不過這樣的友情卻回歸於純粹,

謝謝朋友們總是等待這樣的我。

 

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一段話:

「人一生會和七百多萬人打招呼,會和三千多人成為朋友,

  和幾個人成為閨蜜,但最終,都會失散於人海。」

我們本來就是一個人來到世界,最終也是一個人離開,

所以從來就沒有寂寞,

因為生命的課題只屬於我們自己,他人無法代勞。

既然生命的本源與結束都是一個人,

那麼其實就不用害怕一個人了,對嗎?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

有時候因為班級,因為活動,因為感情而聚在一起,

隨著結束又會恢復成單獨的個體。

人生就是不斷的聚合離散,沒有什麼是時間帶不走的,

我們最初得到自己,最後也留下自己。

能做的,只有感謝一切發生,感謝自己始終是這麼好的一個人。

 

喚起自身的自學力

 

自學久了,就不會再認為自己相較體制生是特別的,

因為自學已經內化為我的一部分。

我曾想過,體制內與體制外到底有什麼差別?

除了用學習環境來區分外,還有沒有更關鍵的因素呢?

我思考一陣子,想起兩個人。

 

一位是國中同學,他很有才華,

但當時在體制內的大家都覺得他很奇怪,

如今我想起他時,卻發現他擁有自學的才能。

這確實很不簡單,

因為能在尋求同儕認同的學校裡,不掩飾自己,

反而大方展現「這就是我」。

體制內也有自學生,只是很少很少,

通常被認為不合群,其實他們擁有的是體制外的寶物呀。

 

另一位是自學生,聊過幾次後算是興趣上蠻相像的朋友。

不過我可以感受得到,雖然他和我一樣是自學生,

可是對於未來規劃、對於此刻正在做的事情,都還極為迷惘。

我一直以為自學生都獲得某種力量及精神,顯然不是那麼回事,

因為即使是自學生,想法有可能還受限於學校裡,沒有跟著跳脫出來。

事實上,我不認為體制內外有明顯的劃分界線,

除了實際的行政申請外,

學的本質在於「你願意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相信多少」,

這無關體制內外,而是你有多相信自己要走的路,

那就會產生多少的自學力去實現。

自學是種精神及態度,

讓我們不再被動的吸收知識,而是靠自己爭取!

在自學以後,我甚至可以篤定我做的每件事都用盡全力,

一次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我的學習方式就像接任務一樣,每幾個月會出現大任務,

我就會拿出積蓄的力量來完成。

而懶散或怠惰時,就會很清楚知道自己正在耍廢,

這沒辦法矇混,會非常清楚自己多努力以及多偷懶,

一切都會被放大化檢視。

 

自學是積極的觀念,讓我篤定自己的所做所為,

也相信體制生可以靠決心自學。

而自學的第一步:忘記老師的存在。

用書、用網路(要辨別可信度)來了解事物,

過程中有問題就寫下來,先不急著問老師,

因為讀到某些地方時就會自己解開問題。

第二步:詢問相關人員。

他們具有專業領域的知識,說不定能獲得書上沒寫的東西。

第三步:反覆消化及整理。

我習慣整理出一份報告,作為學習最後的結晶。

這樣基本上就能學到紮實的程度,

往後遇到相關議題只要稍微理解一下即可。

 

嘿,學到最後你會發現,

這都是為了更精彩的過生活。

學什麼都不要緊,因為它會成為肥沃的泥土,

新鮮陽光與水,滋養著生活中的每一天。

人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長,

重新檢視出生到死亡的這段日子裡到底想學什麼,

到底想珍惜哪些人,

到底有什麼無論如何都想完成的夢想,

那就一一去執行吧。

許多人選擇升學,選擇一份有良好收入的工作,

選擇和另一半結婚,最後選擇養老。

沒錯,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

年齡固然會成為生活的首要考慮,

但每個人本來就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受社會與年齡阻礙,

完全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樣子來過生活。

 

就像我們家喜歡海,就搬來海邊了。

離市區一段距離後,我才能不受影響的成為我自己。

人哪,不要因為病痛才醒悟過來了解生命的目標,

用心善待每一個今天,捨棄那些不真實的面具,

才能找到最初的使命。

在這之後,學習也才擁有意義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薏如往常 的頭像
    薏如往常

    薏如往常

    薏如往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